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lbwenxue.com

第102节(1 / 2)

意思是,学生很容易有四种过失,而这四种过失,老师必须要知道。

后面的内容则是:“人之学者,或失则多,或失则寡,或失则易,或失则止。”

纪元背出,见教谕不说话,又继续背:“此四者,心之莫同也。知其心,然后究其实也。”

意思就是,学生容易犯这四种错。

一是学得太贪婪,二是学的太片面,三是太肤浅,四是过于自以为是。

这四种错误老师必须知道,然后纠正错误。

教谕微微点头,纪元却在思考,教谕这样说,是觉得他最近学得太多太肤浅,还是如何?

谁料教谕却又道:“不是这些,是后一句。”

后一句?

“教也者,长善而救其失者也。”纪元再次背出。

“意思呢?”

“教育的意义,就是让学生们扬长避短,发挥自己的才能。”

纪元说着,似乎有些明白教谕让他过来的意思了。

教谕笑着让他坐下:“不错,看来《礼记》确实通读了。”

方才都是在考究纪元学习情况。

看来他自学的礼记,不仅学了,还掌握得不错。

怪不得教谕明知丙等堂学到,却考他。

不过教谕要说的,也不止这些。

“是啊,做教育,自然要发挥你们的长处。”

“如今五经里只差春秋,可有什么疑惑。”

那太有了!

纪元眼睛亮了。

没记错的话,他们教谕也是举人吧?!

教谕肯定懂。

纪元蠢蠢欲动,想把羊毛捋到教谕身上。

他笔记还在身上呢!

教谕轻咳:“既然礼记学的不错,确实可以往下面学。”

话还没说完,又听外面哼了一声。

纪元仔细听才发现,方才的老者拄着拐杖,这才真正离开。

啊?

老者在偷听?

为什么。

教谕笑道:“方才那是咱们县学的春秋博士,也是县学夫子博士里,唯二的举人。”

“你去寻寻他,说不定,他可以解答你的春秋疑问。”

教《春秋》的博士?!

还是举人?!

纪元下意识起身。

原来方才的茶, 是这个意思?

不过春秋博士没喝。

教谕让他不要慌,解释道:“听殷博士讲,你的礼记已经学得差不多, 上面的疑惑, 梁博士殷博士也都有解答。”

“既然这样, 是可以来学春秋。”

“要学, 就要有夫子,独学而无师,谁来解惑?”

教谕虽然不怎么在县学,却对这里情况了如指掌。

听说纪元学了礼记之后,心里便清楚他的想法,便抽空以喝茶的名义请了春秋博士。

方才同老博士讲了纪元的情况。

但老博士却不愿意。

不是他不愿意私下教导, 而是觉得纪元学有四失,教谕不但不教导,反而揠苗助长。

入县学才第二年,就想着学完五经。

这不就是或多则是?

所以, 那杯茶他才不喝。

纪元过来后, 老博士上下打量, 就是在看纪元的神情。

见他谦卑有度,不卑不亢,才在门口站了会。

教谕自然知道,顺手考究纪元。

也是让老博士知道,纪元确实通读了礼记,并非学得肤浅, 也并非贪婪, 更不会贪多嚼不烂。

纪元没辜负教谕的期望,老博士故意出声, 算是表示暂时过关。

听了教谕的解释,纪元这下明白,方才教谕让他背的,教也者,长善而救其失者也,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
原来他为学《春秋》苦恼,都被夫子博士们看在眼里。

既如此,纪元也说了自己的打算:“实在感谢教谕费心,学生确实打算学春秋,若能赶上年底的升堂考,自然是最好的。”

以往这些话,纪元只跟李廷钱飞浅浅说过。

没做成的事不好多讲,只怕夸了口,回头再食言。

现在跟教谕讲,便是知道教谕真心在为他们学生考虑。

教谕也不意外,点头道:“那就要下苦功夫了,勤勉二字不用我提,但凡事也不能操之过急。”

教谕慢悠悠说着,又道:“正荣县县城你逛过没?”

不等纪元答,教谕继续道:“县学隔壁的安顺巷,有家卖茶叶的,你没事去逛逛。”

这是什么意思?

纪元满头疑问。

要不然去看看?

教谕说的话自有深意,上下想想,应该也跟春秋博士有关。

这毕竟是私下的教学,老博士若愿意教,那他应该感恩戴德。

不是随便一个学生,都有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